一、工業氣體的基本研究(一)產品分類:1、概述:工業氣體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原材料,廣泛應用于鋼鐵冶煉、石油化工、焊接及金屬加工、航空航天、汽車及運輸設備等領域,主要應用氣體包括氧氣、氬氣、氮氣、氫氣和二氧化碳等。由于工業氣體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戰略性的先導作用,因此也被稱為“工業的血液”。2、根據制備方式和應用領域的不同,工業氣體可分為大宗氣體和特種氣體,大宗氣體主要包括氧、氮、氬等空分氣體及乙炔、二氧化碳等合成氣體。特種氣體品種較多,主要包括電子特種氣體、高純氣體和標準氣體等。(二)工業氣體的應用:1、工業氣體的應用: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、液晶面板、LED、光纖通信、光伏、醫療健康、節能環保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端裝備制造、食品、冶金、化工、機械制造等新興行業及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。
2、電子氣體的應用:隨著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,電子氣體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,電子氣體在電子產品制程工藝中廣泛應用于離子注入、刻蝕、氣相沉積、摻雜等工藝。
(三)行業基本特點: 1、企業對新品研發日益重視,特種氣體品種不斷豐富: 現有單元特種氣體達260余種,隨著下游應用的擴展,特種氣體的品種也與日俱增。目前國內氣體企業的研發實力與世界領先水平有一定的差距,比如高純原料氣的分析檢測技術、容器處理和儲運技術等。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,國內企業對技術的重視,技術研發實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,相當一部分生產、檢測、提純和容器處理的技術已經達到國際標準。 2、我國工業氣體發展亟待突破: 特種氣體作為集成電路、液晶面板、LED、光纖通信、光伏等電子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原材料之一,被廣泛應用于薄膜、刻蝕、摻雜、氣相沉積、擴散等工藝。 2012-2016年,國內電子氣體企業生產銷售額占中國晶圓制造電子氣市場需求由3.8%增加至25%。國內電子氣體市場接近全球的1/3,比例還在不斷提高,但自給率非常低,近八成產品依賴進口。未來我國氣體行業亟需自主創新,提高國產化率,解決瓶頸和制約。 3、專業社會化外包占比提高: 我國大型鋼鐵化工企業自行建造空氣分離裝置,以滿足自身氣體需求。隨著專業化分工合作的快速發展,外包氣體供應商可以滿足客戶對氣體種類、純度和壓力等不同需求,有利于減少客戶在設備、技術、研發上的投入。2018年中國工業氣體外包率約為45%,預計到2020年第三方現場制氣在整體現場制氣中的占比將達到57%,相比發達國家80%的外包率仍有空間。 4、尾氣回收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占比擴大: 目前,全球每年排放CO2總量近300億噸,利用量僅為1億噸。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鼓勵或要求企業進行二氧化碳回收工作。除此之外,還有氫氣回收、天然氣回收、氯化氫回收等。因此,未來廢氣回收模式將會加快速度發展,占工業氣體產量的比重將逐年提升。